2025年04月01日 光明食品报 >> 2025年04月01日 >> 03

崇明农场科技助农跑出产业攀升“加速度”

新闻作者:吴春杨   发布时间: 2025年04月01日

    解锁校企合作新实践

    近年来,崇明农场积极探索校企联合科技创新模式,携手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崇明农场“小高巧”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深化校企合作,共筑科技创新平台

    崇明农场不断加深与多所科研院校在产业规划、种源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合作,与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揭牌成立“光明河蟹产业发展研究院”“卓越农林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为农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农场为高校科研成果提供实践平台,确保双方合作取得实效。多项科技兴农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崇明农场在产学研合作中取得了重大突破。2022至2024年,崇明农场与上海海洋大学携手开展“河蟹池塘自适应水草梳理机研制与应用示范”项目,成功研制出适应河蟹池塘水草梳理需求的新型设备,有效提高水草梳理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少水体污染,进一步推动河蟹养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番茄种植方面,崇明农场协同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共同实施“工厂化番茄授粉机器人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成功设计出一款模块化、低成本、智能的农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温室番茄授粉作业,提高授粉效率,为实现番茄智能化和自动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聚焦种源研发,推动小高巧产业升级

    种源是农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校企联合攻关,崇明农场在清水蟹和番茄种源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崇明农场“小高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崇明农场与上海海洋大学紧密围绕崇明清水蟹产业,开展种源研发和技术创新。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团队深入东风水产养殖基地,对崇明清水蟹的种源、自主技术、特有品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双方在新一代河蟹品种培育、养殖技术规范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培育出更优质、更适应市场需求的清水蟹品种。

    在番茄种植领域,崇明农场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富农种业等多家番茄育种科研院所和企业深入合作,开展国产新品种串收小番茄和口感鲜食中大果形番茄的研发和试种工作,推进适合在上海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质番茄种源,努力提升国产番茄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

    数字化赋能,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通过数字化赋能,崇明农场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崇明农场“小高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崇明农场与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共同探索数字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双方围绕数字化养殖、智慧农业等方面展开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监控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东风水产养殖基地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温、水质、溶氧等关键指标,结合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投喂、疾病预警和环境调控。光明番茄产业园打造了50亩的设施番茄授粉机器人的示范应用基地,未来将以番茄授粉机器人为切入点,通过AI升级和模块更换,实现授粉、温室巡检、植物疾病侦察、农产品采摘运输、病虫害处理等多项功能。

    未来,崇明农场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持续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不断探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为光明食品集团“产业攀升、主业利润倍增”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到: